业务扩张始终刻在大厂的当抖骨子里,他们近乎本能地到处寻觅新商机。音开 再加上,始重视偏偏老板张一鸣还有个不设边界的文娱独特性格,愈发突显抖音在一众大厂里 ,当抖业务跨界经营蹦跶得厉害
。音开 近年来,始重视抖音宛如一条八爪鱼
,文娱熟悉的当抖 、不熟悉的音开领域,触角都将抵达。始重视这次,文娱轮到大文娱 。当抖 除了做好自身短视频内容平台工作,音开此前抖音将触角伸向电商、始重视本地生活等业务,随着二者商业生态日趋稳定,布局5年、掀起水花不大的文娱业务终于得到了抖音的重视
。 前段时间,抖音成立了新的文娱部门,将直播节目
、音乐、综艺、影视剧、明星等多个业务整合,统一规划管理大文娱业务。 部门负责人为原巨量引擎营销副总裁陈都烨
,他此前一直负责字节生态商业化
,如今调任文娱,不难猜测
,大概率要推进抖音文娱的商业化
。 内容和商业化是平台天平的两端 。内容只是手段,商业化才是最终的目标。 在多年深耕短视频内容后
,抖音坐拥巨大流量池,解决了如何把流量发挥到极致难题,就解决了商业化难题
。回看抖音这几年布局 ,无论是电商、本地生活 ,还是文娱,都是抖音进行流量商业化变现的手段。 那么,这次抖音重注文娱
,能否做到与当初坐上电商牌桌那样顺风顺水
? 从散点作战到集合发力 抖音对于文娱板块早有涉足,只是前期一直零散发力
,尚未形成完整的文娱产业链
。 最开始
,抖音选择在音乐领域试水
。 2018年 ,抖音推出“看见音乐计划”扶持音乐人;之后针对国潮和民乐发起了“DOU有国乐计划”
,并且成功孵化出颜人中
、任然等原创音乐人;去年 ,抖音官方音乐APP汽水音乐上线
,并嵌入抖音平台中。 其中,截至今年上半年,汽水音乐DAU内部口径已在800万左右,而去年年底DAU仅为500万左右,增长速度可观。 由于不愿用更多费用购买版权,抖音并没有在音乐板块花费太多精力 。 2022年,抖音收购票务平台“影托邦”与漫画平台“一直看漫画”
,还上线了具备付费模式的“抖文小说” ,进军网络文学行业 。 不过,与音乐、小说业务相比
,抖音文娱真正的重心在影音视频领域,综艺 、剧集 、直播是实现内容付费的主力军。 抖音试水综艺始于2019年 ,推出首部微综艺《每个我》,又陆续推出《很高兴认识你》《全力以赴的行动派》《因为是朋友呀》等自制综艺。 与爱优腾的长剧不同,抖音更侧重微短剧 。2021年抖音推出首部自制微短剧《做梦吧!晶晶》,实现正片超1亿的有效播放 ,其他微短剧作品还包括《为什么还要过年啊》《别怕
,恋爱吧》等 。 初见成效后,抖音继续在短剧方面发力。据抖音公开数据显示,其微短剧的日去重用户数在1亿以上,每年新增约1000部微短剧 。截至2022年底 ,抖音短剧日播放用户同比增长67%
,日播放量增长99%;2023年上半年市场共上新微短剧481部,其中 ,抖音上新212部,占比达到43%
。 借力短视频病毒式营销,电影宣发方在抖音上看到了另一种营销可能。 2017年 ,抖音无意间发起了一场营销革命,“吃芒果”、“影院内各种痛哭视频”、“手势舞”等短视频让《前任3
:再见前任》票房一路飘红,上映25天票房突破20亿 ,一部小成本爱情片就此成了开年爆款
。 于是,作为新兴宣发势力,抖音顺理成章地拿下安乐影片
、万达影视、光线影业
、阿里影业、英皇电影等6家影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之后 ,市面上绝大多数电影都会在抖音进行宣传营销
。 彼时 ,抖音还处于配合阶段,在电影产业链的最下游
。2020年,一个重大的契机来了
,由于疫情原因无人进电影院看电影,字节跳动以6.3亿元从欢喜传媒买下了《囧妈》首播权,在抖音平台免费播放。 这是抖音正式进入电影产业链的信号
,同年,抖音文化成立,抖音逐渐在电影产业链上游谋篇布局,切入电影出品行列。 迄今为止
,抖音文化共出品了《盛夏未来》《人生大事》等7部影片 ,联合出品了《流浪地球2》《满江红》《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等多部热门影片
。 再来看直播业务
,在陈都烨的OKR中
,直播节目位列首项,尤其是赛事直播和演唱会 。 根据抖音的动作
,不难看出其对节目直播注入了很大心力。 2020年,抖音成立DOULive直播品牌,连续举办沙发音乐会,开启直播IP化打法;2022年6月,抖音豪掷10亿拿下卡塔尔世界杯的转播权 ,数据显示
,抖音世界杯全场次赛事直播累计总观看人次106亿,用户直播总互动13亿 。 至此
,抖音在网文、音乐、综艺、剧集
、电影 、直播等文娱业务全面开花,各个业务初步形成闭环
,完成了前期的散点式布局。 但是 ,前期布局的结束 ,并不意味着形成覆盖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链条
,目前
,抖音整合文娱业务资源和协同发展稍显困难。 一个完整的文娱产业链应该拥有创作、制作、分发等成熟的体系。比如腾讯
,上游背靠阅文集团等内容创作平台 ,中游手握腾讯影业等影视制作公司,下游掌握微信
、腾讯视频等宣传分发平台。 娱乐变现
,更大的想象空间 文娱业务可以承载内容和商业化双重重任
。 一方面,文娱本身就是内容,另一方面,同步做内容之外
,文娱可以搭载很多商业变现的形式,比如付费观看。 抖音虽然是做内容起家的 ,坐拥有其他互联网巨头没有的流量池 ,但是在存量时代,用户增长见顶的大背景下,抖音也需要寻找更多的增量 ,思考如何将手中的流量商业化
。 文娱市场空间足够大,抖音有能力有资源进入文娱赛道,加上陈都烨本身具备多年商业化的经验,这说明文娱业务本身就是要来扛住抖音业务下一轮增长大旗的。 至少,抖音已经开始尝试以文娱拉动商业模式,内容变现的重点是短剧、综艺、直播三个子业务 。 短剧上
,今年3月
,抖音站内高分短剧《二十九》开启超前点播,观众可选择花费12元解锁解锁最后4集
,最终超额付费人数超过1.2万。 综艺上
,抖音将《全力以赴的行动派》《宠物医生》转为了付费观看,用户可单集试看6分钟
,3元购买整季
。 
抖音自制综艺《很高兴认识你》则利用综艺+直播带货的形式
,开通了官方橱窗带货
,显示已售25万+ ,跟买人数7.1万+。虽然带货体量不大
,却提供了一种以综艺IP带动直播带货的新形式。 赛事直播和演唱会付费观看也是抖音内容变现的重要渠道。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抖音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模式。作为内容平台 ,内容是王牌
,内容付费模式是最适合抖音的商业变现形式 ,既能丰富内容生态
,也能扛起商业业务增长的大旗
。 此外,文娱内容还能拉动其他相关业务。 被内容吸引进的用户,就是抖音电商的潜在消费者,随时可能因为看了场直播就下单购物 ,无论是直播电商 ,还是外卖、团购等本地生活服务,都是受益业务。 换句话说 ,文娱内容相当于地基,在此之上 ,可以搭建内容变现的大厦。 地基牢固与否
,还得看内容是否优质 。整体而言
,抖音的短剧 、综艺 、音乐等业务还未成功破圈,都是在站内小有人气,影响力有限。 跨界抢食,加入“爱优腾”混战 尽管抖音在综艺、短剧、影视
、音乐等业务上,尚未打造出可以与爱优腾抗衡的一方势力,但是业务已有起色,抖音的大文娱仍然值得期待。 在抖音
、快手入局文娱之前,文娱市场一直是爱优腾芒在争夺天下,市场几近饱和
,厮杀激烈,每个平台都在拼命争品质爆款剧集 。 其中,芒果TV背靠湖南广电
,与爱优腾背靠百度、阿里
、腾讯有着本质区别。所以退一步来讲
,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做文娱
,真正的竞争者可以视为爱优腾。 多年激战 ,这三家已经形成差异化风格,且均有出圈大势作品。 以2023年为例
,爱奇艺开局一部《狂飙》保住了爱奇艺一整年吃喝不愁,各项数据强势出圈,真正成为全民爆款。 腾讯没有爱奇艺的开局王炸,却手握《漫长的季节》《三体》等高口碑剧集,虽然没有达到《狂飙》的成就,腾讯这一年也有了拿得出手的剧集。 优酷则略逊一筹 ,《长月烬明》讨论度不错 ,虽然播放量和口碑远远比不上《狂飙》《漫长的季节》 ,但优酷的重磅炸弹是《甄嬛传》 ,甚至被网友调侃保住了一生的荣华富贵。 抖音想要晋升为文娱高端玩家,应该如何更好建筑自己的差异化护城河
? 前文提及 ,抖音的困境在于,暂时没有自己出圈的爆款和特色综艺。抖音若是想在剧集、综艺方向上突围,需要深耕文娱产业链上游。 文娱市场有4个重要环节——内容生产
、内容制作
、内容宣发
、内容商业化
。 文娱作品内容是源头
,没有一个优势的内容“本子”
,后续的内容制作和宣发再好也无济于事。在有了优质内容之后
,内容制作、宣发、商业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抖音目前不缺乏宣发营销流量和商业化能力,缺乏的是上游优质内容和中游影视制作能力
。只有优质内容才能带来更有价值的内容变现能力
,所以,新成立的抖音文娱部门需要继续向上深耕,培育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 除了在剧集方面向上游深耕外,抖音还应该发挥在赛事、演唱会直播方面的优势。短视频的特性与赛事
、演唱会具有天然的连接优势,一场重大赛事的直播往往能带来巨大的流量 。 既然上了牌桌,手里拿着是好牌还是烂牌至关重要 ,抖音有资源也有财力 ,完全有资格将不太好的牌洗出去,蛰伏5年多的文娱业务在得到对应的重视后,接下来只需要耐心等待,时间会回答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