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上京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首次确认宫城位置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3日电(记者贾立君)日前,辽上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举行的京遗首届辽上京文化论坛上
,专家介绍,址考辽上京遗址考古取得系列新突破 。古取宫城 
辽上京考古队队长、得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说 ,突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首次辽上京考古队,从2011年起通过考古调查 、位置钻探和发掘
,辽上首次确认了辽上京宫城的京遗位置和规模 。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东,址考平面呈近方形,古取宫城东、得新南、突破西各辟有一门,首次目前未发现北门。通过对宫城四面墙体的局部试掘和解剖
,初步掌握了宫城城墙的营建做法 、形制结构及其年代。 同时,首次发现并确认了皇城东门 、宫城东门
、宫城内一组东向的大型建筑院落,及贯穿其间的东西向道路遗址,呈东西向轴线布局
。皇城东门和宫城东门均为一门三道格局 ,皇城西门和宫城西门、宫城南门均为单门道,宫城东门外大街的宽度至少是南门外大街的2倍。这些新发现从考古学上证明辽上京城曾存在东向为尊的情况
,推进了对辽上京城址平面布局和规划理念的研究。 考古队还了解到,城门主要分为以皇城东门、西门为代表的过梁式城门和以宫城东门为代表的殿堂式城门两种 。进一步对多种类型遗址的发掘
,获得了研究辽代建筑的形式
、技术及其源流发展等难得的考古资料 。 特别是,考古队根据出土遗迹和遗物,确认了西山坡是一处辽代始建的佛家寺院遗址,位置重要、规模庞大 ,是当时辽上京城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位于中央的大型塔基,出土大量精美写实的泥塑佛教造像 ,引起国内外多学科学者的广泛关注。这对重新认识辽上京皇城布局和沿革 ,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重要遗物编年断代
,也有新突破 。”董新林说
,辽上京遗址包含辽朝、金朝和元朝早期不同时段,是属于古古叠压的大遗址
。以往学者很难分清辽朝和金朝的瓦当。考古队通过勘探和发掘,较全面地了解到皇城内原始的地形地貌和地层堆积情况
,获得一系列地层关系清晰明确的瓦当和瓷器等重要遗物
,可初步建立一些遗物的年代序列 ,为推定遗址时代建立基础,有效推进对辽上京城址营建、发展 、废弃等历史演变过程的认识
。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公元907年-1125年)
,先后建有5京,辽上京是辽朝营建最早 、使用时间最长 、最重要的首都。(完) |